第274章(2 / 2)

男儿行 酒徒 5126 字 2个月前

“也罢,大不了重头來过。”刘伯温无法拒绝朱重九眼里的期待,硬着头皮伸出右手,与对方凌空相击。

“这就对了。”朱重九又轻轻跟刘伯温对击了两下,刹那间,年青的脸上写满了阳光,“这才是我知道的后诸葛亮刘伯温,而不是一个畏畏脚的垂垂老朽。”

“主公又拿微臣说笑。”刘伯温被朱重九突然冒出來的古怪言语弄得脸色微红,讪笑着摇头,“微臣这点儿本事,怎么能跟诸葛丞相相比,算了,咱们不说这些。”

知道认真起來,朱重九肯定旁征博引,刘伯温果断放弃关于自己和诸葛亮哪个更有本事的争论,又摇了一下头,迅转换话題,“但是,既然主公舍易求难,恐怕就甭指望一战而定天下了,主公必须一步步來,徐徐图之,才更有胜算。”

“不急,朱某原本也沒指望一鞠而就。”朱重九点点头,笑着走向地上的舆图,“伯温,你过來看,眼下的局势是这样,蒙元其他各行省,显然也被妥欢帖木儿父子相残的事情,打了个措手不及,左相汪家奴乃为巩昌汪氏之后,数代经营陕甘,所以陕西、甘肃两行省的张良弼、李帖木儿、拜帖木儿等人都表态支持大都,远在云南的梁王匝剌瓦尔密闻讯之后,一边派平章达里麻带兵封锁四川行省入云南的通道,一边上本进谏,劝妥欢帖木儿与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以祖宗基业为重,实际上则打起了割地自立的主意,先前正在跟刘福通对峙的蒙元四川行省丞相答矢八都鲁听闻梁王封锁边境,担忧自家后路,不得不带兵回返,结果兵马刚刚渡过长江,留在襄阳负责责断后的达麻失离就被刘福通斩杀,陕州、荆门诸路转眼就归了汴梁红巾”

淮安军拥有这个时代最完整的谍报系统,所选派往各地的细作也经过专门的培训,所以,即便在南征途中,朱重九对局势的最新变化,也了如指掌。

作为枢密院副使兼淮安军的总参谋长,基本上朱重九能到的情报,刘伯温那里都有誊抄版本,出于礼貌,他蹲在舆图旁陪着朱重九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才低声说道,“北方还有阿鲁帖木儿的牵制,齐鲁一带,太不花虽然手握重兵,却因为雪雪的出走,军心混乱不堪,故而,微臣以为,眼下妥欢帖木儿能拿出來抵抗我军北伐的力量很少,主公若是打算徐徐图之,不妨找一个表面上比较能迷惑对手的理由,第一步暂且只以大都为目标,太行山以西,则暂且置之不理,由着伪太子和察罕帖木儿两个,跟陕西与甘肃两省的张良弼、李帖木儿、拜帖木儿等人自相残杀。”

“善。”朱重九兴奋地击掌,到底是刘伯温,只要肯出手,便是一剑封喉,太行山是后世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天然分界线,只要派遣少量精兵携带火器堵住井陉、飞狐等雄关,便可以将冀宁的元军隔离在外,届时,即便伪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幡然悔悟,想救援他的父亲,都无法及时赶往大都。

“除了主力之外,主公还可以遣一支偏师,从水路出,以胶州为中转,奔赴直沽,只要尽取沿海各地,我军主力即便攻势受阻,所需的粮草辎重也能确保无忧。”刘伯温又用手指在舆图上画了几下,低声补充。

朱重九迅接过话头,笑着说道:“我已经命令邹笑逸夫妇两个押着俘获的五十艘福船北返,去江宁接应,也命令俞通海的北方舰队在胶州待命,只要机合适,立刻就可以护送偏师北上。”

“如此,我军一路打到大都城外,应该不难。”听朱重九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刘伯温眼神一亮,继续说道,“难得是打下之后,如何安稳地方,但既然主公不准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新克之地,就必须有足够的官员,否则,前头刚刚大开杀戒”

“回去之后,我会下一个征召令,命府学、大学、商校和百工技校的高年级学子,凡有志北上光复华夏故土者,皆应征入幕,然后由罗本带领,尾随大军出。”朱重九咬了咬牙,用力一掌拍在甲板上。

“呯。”甲板上的舆图跳了跳,山川河流仿佛瞬间活了过來,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颤抖。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龙吟般的号角声,突然从旗舰上吹响,瞬间响彻整个海面。

风向变了,难得地由南吹向了北方。

一艘艘战舰鼓足了帆,劈波斩浪,在潋滟的冬日下,整个舰队就像一条腾渊而起的巨龙,麟爪飞扬。

注1:元末明初,高丽趁机疯狂扩张,试图抢占辽东,朱元璋立刻派兵给与迎头痛击,先败后胜,最终双方以铁岭,即现在的金刚山划定边界,金刚山以北,都划入大明版图。

注2:后朝修前朝的历史,以清朝编纂的《明史》歪曲最为严重,而按照西方传教士的记载,所谓康乾盛世,却是“遍地贫困,很多人捡垃圾吃來活命。”而此前耶稣会对大明的记载是,爱干净,体质好,饮**美,擅于学习并且喜欢做生意。

。。。

第二十七章 基业 上

结合了阿拉伯三角帆船与中国福船双方优点的新式淮战舰,在海上走得很快。离开福州才十余日光景,已经进入了长江口,扬州港遥遥在望。

比战舰更快的,则是用来传递消息和发布命令的飞星船。因为采用了大纵横比例和横纵复合帆,并且没加装任何火炮,平均每日夜能跑到二百五十里以上。提前四天,就将大总管关于北伐的各项准备安排,传达到了坐镇扬州的苏明哲逯鲁曾等人之手。(注1)

对于这一天,苏禄二人盼望已久。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三院与各局留守于扬州的正副主事,将具体任务以最快速度传达了去。转眼间,淮扬大总管府治各级衙门,淮安军中各大军团,淮扬商号面各大商行,还有讲武堂大学府学百工技校扬州商校等与大总管府密切相关的机构,全都高速运转了起来。

时隔小半年,各府城兵科衙门口,再一次排起了长队。上回没赶上报名参加辅兵选拔当地百姓,还有半年刚刚从黄河以北逃难过来的青壮流民,个个挺胸拔背,将胳膊上的腱子肉鼓起老高。唯恐没等参加测试,就被提前涮了去。失去了接受训练成为战兵,然后直接获取十五亩良田的机会。

的确,十五亩地不算多,位置也大都在徐州睢阳一带,甚至远在长江以南的新辟疆土。但是手里有了这十五亩,就意味着很多人从居无定所的苦力汉,一跃变成了有宅有田的良家子。只要今后侥幸不死在战场上,哪怕缺胳膊少了腿儿,退役后半生仍旧衣食无忧。醉心章amp;节小。說就在嘿~烟~格

而淮安军的战斗力,又是天第一。这一趟远征江南,大多数战兵连毫毛都没伤到半根儿,就又立了数级新功。每一级功劳,都意味着他们在原有十五亩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片良田。非但自己这辈子饿不着了,两代人里头只要不出败家子,也能富足终生。

老百姓们是最淳朴的,同时也是最狡猾的。长时间的艰难生活里,令他们掌握了足够的生存智慧。几乎不用太费力气,就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和家人最好。在他们眼里,官府的口号喊得再动听,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几斗稻谷和半亩地。而士绅们叫喊的声音再大,只要拿不出足够的真金白银,别甭指望能忽悠着他们去当炮灰!

对,炮灰,这是一个新鲜词。但只要见过淮安军操演的人,都知道这个词的最标准解释。那一炮去,甭管对面是目不识丁的莽汉,还是咬文嚼字的秀才,全都会被轰得尸骨无存。所以想要造朱屠户的反,你们自己带头往上冲,千万别光指着一张嘴巴啥忽悠!这年头,谁比谁傻多少啊?!

与普通百姓一样兴奋的,是各级学校里的学子。除了讲武堂之外,以前府学的学子想要出仕,要么参加科举,要么最近两年在学校里的各次测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否则,就只能从县城各曹的小吏干起,慢慢地一级级往上熬。而商校和技校更难为官,基本断绝了出仕的门路,只能去各家工坊和商行做匠师和襄理。

现在,好机会找上门来了。按照学政施大人的最新谕示,无论是大学府学技校还是商校,凡符合列四个条件者,皆可以到大总管府应募。一旦被录用,便会成为大总管府的直属文职。来年开春后随着罗本大人一道北上,从淮安军手中接管新光复之地。

四个条件都很简单,白纸黑字在各家学校门口贴着。第一,年龄要高于十七岁,除大学之外,其他学校皆读到了最后一年。第二,身体健康,无眼睛耳朵或者四肢上的残疾。第三,识字超过了两千,能算百以内加减乘除,并且能通读并解释淮扬目前的各项律法。第四,有志于振兴华夏,纵百死而不旋踵。

至于学子的出身籍贯父母所从事行业家族中是否有人曾与大总管府为敌等,则一概没有列入大总管府的考虑范围之内。反倒在告示底部郑重标明,各级衙门和校方不得因为学生出身而阻碍他去大总管报名,否则,必追究到底。

这一条注释看似画蛇添足,却令很多年青人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华夏民族自汉代以来形成的传统,就是通过当官出仕来证明一个人是否优秀。所以,除了极少数志向高洁的隐士之外,基本没有读书人愿意长期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白身。而商校和府学当中,特别是前者里头,有很多学子都是因为其长辈曾经站在了大总管府的对立面,导致这辈子已经失去了出仕的希望。猛然间发现,大总管府居然“饥不择食”了,当然要牢牢地将机会把握住。

在他们的影响,扬州淮安高邮和集庆等地的一些旧院落里,暗暗形成了除了青壮和适龄学子外,第三股兴奋的潮流。

“淮安军要北伐了!”

“大元朝的气数真的尽了!”

“皇上和皇后太子三个,夫妻反目,父子相残。自己非要往绝路上走。这老天爷,岂不是真的给朱屠户开了后门儿么?”

“真天子自有气运在。想当年,汉高祖不过是一个地痞!天照样姓刘四百余载。”

“唉,造化弄人啊。早知道天命在他,大伙。。。。。嗨!”

曾经为了名教正统而战的士林翘楚们,曾经恨不得元军将“红巾贼”犁庭扫穴的地方土豪们,还有一些被抄没本钱,却侥幸留性命的前盐枭们,看着自家晚辈收拾起书本,兴致勃勃地准备去大总管府应募的举动,此刻眼睛里的期许,居然多过了愤懑和不甘。

改朝换代么,常见的事情,唉!朱屠户已经露出了真龙天子之气了,难道大伙还能继续跟他对着干?那样的话,非但耽误了自己,而且耽误了晚辈们的前程。所以,与其执着于过去的仇恨,不如放开眼界往前看。毕竟除了失去了一些旧有的特权之外,这几年,大伙的日子还算过得去。而朱总管所推行的平等之政,也没像大伙先前想得那么可怕。只要你不试图螳臂当车,大多数情况,新朝比蒙元还要跟更讲道理一些,至少不会动辄闯进家里来杀人,动辄将你给抄家灭族。

注1:明代文献《使琉球录》嘉靖万历出使琉球的记录,从福建到首里(即现在的那霸)需要七昼夜,慢则十日可达,可以推算航速大约在一昼夜行八十多公里到一百二十公里之间。

第二十八章 基业 中

这世上,最善变的莫过于人心。

妥欢帖木儿父子没有自相残杀之前,淮扬各地一些失去了特权的士绅大户盐枭土豪,以及落魄读书人,总觉得大元朝还有卷土重来的希望。他们还有机会翻过身来,跟朱屠户老账新帐一起算。所以纵使表面上选择了屈服,暗地里,他们却想方设法地给大总管府制造麻烦。而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他们所制造的麻烦往往都不太大,手段也非常隐蔽。所以大总管府各级官吏虽然被‘弄’得烦不胜烦,却也拿这些人没太多的办法。

在妥欢帖木儿与爱猷识理达腊刀兵相向之后,这些隐藏于淮扬各地的心怀大元者,就突然换了另外一幅面孔。他们到了此时,终于发现,大元朝是真的没救了,他们“耿耿忠心”再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回报。于是乎,其中不少人对淮扬大总管府的态度,就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此再也不于明里暗里跟各级官府唱对台戏,相反,他们竟主动开始响应各项政令,并组织家族晚辈积极参与,唯恐落在别人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