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对比(1 / 2)

“庄头爷爷,你说王爷什么时候才会派人过来呢?”

衣着褴褛,正埋头钩野菜的精瘦老人,听到身旁的半大小子用铮亮的眼神看过来,平静的心也渐渐起了波澜。

“快了吧。”

对于庄仆来说,长寿并不是好事,口粮和丁税会给本就艰难的儿孙们带来沉重的负担。

收税的时候庄仆该交的赋税、徭役、摊派主家一起出,转头就在来年的收成里面扣,而且是父死子继的规矩,一个铜板都少不了。

因此,少有庄仆能活到五十以上,到了一定的年岁都自发少吃点,静静接受该有的结果。

蝼蚁尚且偷生,能活着谁愿意丢下一大家子闭眼?

庄头一家姓黄,早年因为立功被主家准予的姓氏,条件也是所有人家里最好的。

但就是这样的家境,老庄头依然有自己的打算,如果不是夏收新出的免税规矩,现在的他估计已经躺在父辈身边了。

“老叔,这里是小桥庄吗?”

子鼠险些走了冤枉路,好不容易来到地头,连忙向水渠边上的老者询问。

老庄头抬起头,顿时被华丽的马车给晃了眼,由于起身过急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靠在身后的小伙肩膀上平息了好一阵才缓过神来。

“几位贵人,这里正是小桥庄,您有什么事吗?”

子鼠正要回答,得到授意的张茂接过话头,说道:“叔,我们家小姐出来游玩,想在你们这里歇歇脚。”

“这个……”黄庄头略显为难,心里打不定主意。

如果是以前,他二话不说就会把人请家里去,这是能卖好的事情,主家就算知道了也会夸自己做得对。

但现在换了主家,对方还没来立规矩,在不知道主家脾性的时候贸然招待外人,容易引起忌讳。

“贵人,前边不远就是桥下村,那里条件好一些,我们这实在,实在没什么好招待您的。”

张茂轻轻叹了口气,从衣兜里掏了块牌子出来,“叔,我们不是坏人,你看这是县衙的牙牌,我们小姐和孙夫人是朋友,听说这里是黄家的地头才特

意过来的。”

一听是老东家的故旧,黄庄头咬咬牙,走到马车前领路,“各位贵人,随小人来。”

“叔,远不远啊,要不你坐上来吧,我给您挪个位置。”张茂扫了一圈都没看到有房屋,觉得应该有好一段路走。

老庄头听到这话明显愣住了,从没想过这辈子还有坐马车的机会。

他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下自己的衣着,随后偷偷看了一眼之前没敢正视的马车。

“不了不了,谢谢贵人的好意,也就三两脚的功夫。”

白芨听到这明显真诚了几分的声音,掀开窗帘便看到一老一少相互搀扶的身影,眼神中透着一股让人看不懂的光芒。

佃仆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仆随地走,一般来说庄仆的地位比主家宅院里的奴仆更低,完全不受到重视,田地和庄子卖了,他们也就过户到了新东家的名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庄仆生了女儿,在她们嫁出去之后,一辈子都难再见一面的主要原因,主家已经不是一个了,连撞大运的机会都没有。

而新的主家好不好,是不是更和善,完全是看命的。

在宁水这个地方,大小姐是比县太爷还要高的天,能落到她的名下,全靠祖宗保佑。

当时黄家的管事来告知小桥庄易主,老庄头只觉得天都要塌了,等知道新主家是谁,全庄二十几户所有人一起上山烧纸,哭得稀里哗啦的。

不说别的,光小孩子能给父母减税,王爷就是他们一辈子的恩人。

“大姐,我以前还觉得自己的命很不好,现在想想显得太矫情了。”惊蛰摸了摸自己特意换过的普通衣服,要比前面那个少年多处开线的褂子强百倍。

白芨转过头看了一眼,随即又偏了回去,“幸福是靠对比出来的,我也觉得自己命不好,所以来这里找找感觉。”

惊蛰被堵得说不出话来,总觉得这话里有深意。

她一直都记得,五年前大姐隐在暗处独自看着族人乐呵的场景,正是因为那种孤寂才让自己察觉到了异样。

这一回,大姐又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吗?

田庄,就是建在大片田地周边的庄园,除了给主家提供鲜食的粮食和蔬果外,还方便田地的主人过来视察、游玩、避暑,是大户人家的标配。

黄家用来抵银子的这个庄子名叫‘小桥庄’,拥有水田四百亩,旱地二百亩,山头一座,因靠近桥下里甲的木桥而得名。

除去土地和小山,庄里的二十几户庄仆现在也归在白芨名下。

庄仆和佃农是不一样的,他们在律法上等同于签了死契的奴仆,虽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但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婚丧嫁娶全凭主家说了算。

在严苛的制度下,他们连离开庄子的权力都没有,一辈子只能窝在低矮的茅草屋中,期盼主家不要每年都涨份例。

如此愿望已经顶天了,要是有人梦想换一个良善的主家,让庄仆能吃饱饭,可以悄悄出去在远处瞧一眼小外孙什么的,绝对会被人当成失心疯。

这种梦都敢做,还是赶紧关起来吧,别一不小心惹得主家不高兴,涨租子连累别人。

他们原本过着跟祖辈一样的日子,半饱不饱勉强活着,一年四季拿野菜对付对付,而在分到红薯和土豆种子后,突然发现梦境照进了现实。

可好景不长,田地产量高、收得多份例也开始变了,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

黄家身为县令大人的岳家相对好一些,不会做得太过分,只定了七成例,其他一些庄子则比周扒皮还要狠。

就这还是庄仆的待遇呢,那些没名没份的黑户更惨。

然而,本以为日子不过是和从前一样的众人发现,红薯吃多了烧心,会让人一宿都睡不着,比豆饭还难消化,顿顿吃谁也受不了。

眼见粮食收得越来越多,日子反倒越来越难过,根本没办法说理。

怪谁呢,怨那位好心拿出高产物种的大小姐吗?

要这样想,那才是丧了良心,人家是菩萨好不好?

世道就是这么奇怪,真正有着正常观念看得很透的人,往往处在最底层。

大小姐没有错,主家不敢恨,到最后所有的一切都汇聚成一句老话,“这

都是命!”

田庄,就是建在大片田地周边的庄园,除了给主家提供鲜食的粮食和蔬果外,还方便田地的主人过来视察、游玩、避暑,是大户人家的标配。

黄家用来抵银子的这个庄子名叫‘小桥庄’,拥有水田四百亩,旱地二百亩,山头一座,因靠近桥下里甲的木桥而得名。

除去土地和小山,庄里的二十几户庄仆现在也归在白芨名下。

庄仆和佃农是不一样的,他们在律法上等同于签了死契的奴仆,虽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但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婚丧嫁娶全凭主家说了算。

在严苛的制度下,他们连离开庄子的权力都没有,一辈子只能窝在低矮的茅草屋中,期盼主家不要每年都涨份例。

如此愿望已经顶天了,要是有人梦想换一个良善的主家,让庄仆能吃饱饭,可以悄悄出去在远处瞧一眼小外孙什么的,绝对会被人当成失心疯。

这种梦都敢做,还是赶紧关起来吧,别一不小心惹得主家不高兴,涨租子连累别人。

他们原本过着跟祖辈一样的日子,半饱不饱勉强活着,一年四季拿野菜对付对付,而在分到红薯和土豆种子后,突然发现梦境照进了现实。

可好景不长,田地产量高、收得多份例也开始变了,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

黄家身为县令大人的岳家相对好一些,不会做得太过分,只定了七成例,其他一些庄子则比周扒皮还要狠。

就这还是庄仆的待遇呢,那些没名没份的黑户更惨。

然而,本以为日子不过是和从前一样的众人发现,红薯吃多了烧心,会让人一宿都睡不着,比豆饭还难消化,顿顿吃谁也受不了。

眼见粮食收得越来越多,日子反倒越来越难过,根本没办法说理。

怪谁呢,怨那位好心拿出高产物种的大小姐吗?

要这样想,那才是丧了良心,人家是菩萨好不好?

世道就是这么奇怪,真正有着正常观念看得很透的人,往往处在最底层。

大小姐没有错,主家不敢恨,到最后所有的一切都汇聚成一句老话,“这

都是命!”